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2020届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安排
一、答辩时间
答辩时间:2020年6月6日上午8:30开始
二、答辩学生
一组: 13号楼301室
序号 | 姓名 | 题目 |
1 | 雷杨松 | 准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 |
2 | 张艳云 | 10kV线路短路故障的综合诊断及处理研究 |
3 | 李花代 | 低压电网智能防雷监测装置的研究 |
4 | 江楠 | 家庭式光伏并网发电控制策略研究 |
5 | 刘立阳 |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对电能质量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6 | 逄春涛 | 鸟粪对一体化防雷绝缘子闪络特性影响研究 |
7 | 徐义涛 | 30kw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8 | 刘一铭 | 基于深度学习及边缘计算的非侵入式电量分项测量研究 |
9 | 王永亮 | 新一代配电主站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 |
10 | 寻世强 | XLPE/SiO2纳米复合材料水树枝生长特性及老化机理研究 |
11 | 赵志澎 | 用户侧微电网优化运行控制技术研究 |
12 | 王艺 | 考虑分布式电源动态行为的配电网规划方法 |
13 | 焦青 | 基于蚁群算法的电能质量扰动源定位研究 |
14 | 朱成龙 | 基于储能的微网电能质量改善方法研究 |
15 | 冯磊 | 基于Multi-Agent的微电网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
二组: 13号楼305室
序号 | 姓名 | 题目 |
1 | 马金杰 | 直流配电线路故障行波定位方法研究 |
2 | 高同虎 | 基于SVM的覆着藻类绝缘子电场畸变与闪络电压预测研究 |
3 | 张宗超 | 基于同步时钟电能质量检测技术研究 |
4 | 焦灿 | 储能型高温超导脉冲变压器线圈的电磁分析与设计 |
5 | 蒲婷婷 |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研究 |
6 | 郑广泛 | 含高比例分布式光伏的直流配电网功率控制策略研究 |
7 | 郭观凯 | 干法动态图像粒度粒形分析系统研究 |
8 | 孙冬 | 电力电缆中间接头故障分析与检测研究 |
9 | 韩世浩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风电功率组合预测模型研究 |
10 | 朱训君 | 分布式光伏接入农村配电网的优化选址分析 |
11 | 刘煜 | 分布式发电条件下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技术研究 |
12 | 苗盛 | 无位置传感器的开关磁阻电机全速度范围控制 |
13 | 徐达 | 基于Multi-Agent的多微电网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
14 | 段金见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台区运行监控技术研究 |
15 | 赵龙波 | 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技术措施研究与应用 |
16 | 刘玥妤 | 同步定频微网逆变器并网/孤岛无缝切换研究 |
三组: 13号楼320室
序号 | 姓名 | 题目 |
1 | 穆森 | 同步定频微网电压相量发生控制技术研究 |
2 | 孙春红 | 基于设备脆弱性的电网气象灾害故障预测研究 |
3 | 王圣军 | 永磁真空断路器设计及同步控制技术研究 |
4 | 丁亚楠 | 10kV电网事故跳闸控制策略研究 |
5 | 赵永平 | 合成绝缘输电线路雷电防护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
6 | 高宇 | 电磁发射用单谐振脉冲成形单元的模块化研究 |
7 | 邵选英 | 直流微电网母线电压振荡机理及非线性控制研究 |
8 | 秦玉杰 | 分布式电源参与电力辅助服务的机制研究 |
9 | 张鹏 | 模拟光电式电流互感器频率特性分析 |
10 | 谭芳堃 | 军车用30kW六相开绕组永磁同步电动机运行机理研究 |
11 | 陈毅 | 超导储能重复频率脉冲电源模式及控制策略研究 |
12 | 金楷皓 | 双耐油低烟无卤聚烯烃电缆料阻燃机理的研究 |
13 | 于庆月 | 交联聚乙烯电缆中间接头介电性能与老化特性研究 |
14 | 路通 | 超导脉冲电源供电下直线驱动系统建模与研究 |
15 | 张圣 | 超导电感储能型大电流脉冲发生器测试技术研究 |
16 | 李桓 | 含高密度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电流分析与抑制方法研究 |
17 | 韩宇 | 基于分布式算法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协调控制研究 |
18 | 许菲 |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系统研究 |
19 | 赵卫斌 | 基于故障指示器的分布式小电流接地故障定位技术研究 |
20 | 梁东 | 电力电容器在线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21 | 高一壹 | 35kV电网PT铁磁谐振过电压防护措施研究 |
22 | 林新杰 | 配电变压器新型补偿方式及其效能分析研究 |
23 | 任贺 | 同步定频微电网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
四组: 13号楼321室
序号 | 姓名 | 题目 |
1 | 宋凯 | 淄博地区架空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方法研究 |
2 | 冯建源 | 考虑火花放电效应的非金属接地材料冲击接地特性研究 |
3 | 潘臻 | 基于结构光的三维视觉测量研究 |
4 | 李悠然 | 中压配电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仿真计算研究 |
5 | 王新维 | 基于随机调制的水下推进器用六相PMSM降噪策略研究 |
6 | 葛海燕 | 开关磁阻压砖机能耗系统研究 |
7 | 王宗晖 | 基于IEC61850的拓扑自适应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研究 |
8 | 孙伶雁 | 基于XMPP和GOOSE安全加固的配电自动化通信研究 |
9 | 亓宝霞 | 含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的配电网网络拓扑重构研究 |
10 | 焦丕华 | 含风电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调度的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
11 | 李文琦 | 基于扩径型石墨复合接地材料的杆塔接地特性研究 |
12 | 王绍杰 | 高压输电线路对埋地管道耦合干扰研究 |
13 | 鲍春宇 | 基于规则引擎的专家知识库在电力智能分析中的应用 |
14 | 吴繁言 | 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收缩粒子群跟踪算法研究 |
15 | 宋文海 |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光伏阵列故障检测研究 |
16 | 赵其浩 | 局部遮阴下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研究 |
17 | 徐鹏超 | 双馈变速风电机组的主动惯量支撑与一次调频控制研究 |
18 | 张雯雯 | 动态光散射正则化反演中的正则参数选取问题 |
19 | 徐亚南 | 动态光散射加权反演方法研究 |
20 | 孙晟桐 | 六相永磁同步电机逆变器故障诊断与容错策略研究 |
21 | 吕志超 | 大规模海上风电并入电网后电能质量问题的研究 |
22 | 徐化博 | 同步定频微电网下垂控制策略 |
23 | 王炫 | 基于深度学习的微光图像目标识别技术研究 |
五组: 13号楼315室
序号 | 姓名 | 题目 |
1 | 樊鲁鲁 | 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及控制策略 |
2 | 孙良志 | 输电线路接地体防腐措施研究 |
3 | 吕成虎 | 光伏并网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
4 | 叶文郁 | 油纸绝缘系统介电响应特性研究 |
5 | 张博 |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研究 |
6 | 姜雨轩 | 基于行波原理的10Kv电缆网络故障定位方案研究 |
7 | 邹浩 | 基于提升小波及改进型神经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研究 |
8 | 程祎 | 列车风机用五相永磁电机及控制技术研究 |
9 | 侯斐 | 站用特高压可控避雷器电位分布特性研究 |
10 | 颉雅迪 | 特高压高补偿度串补线路故障后暂态特性研究 |
11 | 王乐淼 | 特高压线路绝缘子电气性能分析与故障诊断 |
12 | 许浩文 | 考虑虚假数据注入的配电网安全防御研究 |
13 | 余玲玲 | 基于油中颗粒物分析的变压器老化状态研究 |
14 | 邵泰衡 | 区域互联电网频率控制策略研究 |
15 | 王坦坦 | 含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
16 | 张钦智 | 风电经柔直送出系统的主动支撑与故障穿越技术研究 |
17 | 崔京楷 | 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电力谐波检测技术研究 |
18 | 张圣鹏 | 模拟光电式电流互感器的分析与应用 |
19 | 葛诗涵 | 智能配电网运行状态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研究 |
20 | 李广浩 |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直流配电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 |
21 | 潘振 | 天然酯油纸绝缘系统理化性能仿真研究 |
22 | 王伟龙 | 天然酯绝缘油纸电气特性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