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同学:
欢迎参加2024年上半年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答辩安排见下表:
序号 | 姓名 | 导师 | 学科专业 | 论文题目 | 时间 | 地点 | 答辩委员会名称 |
1 | 刘政委 | 史立伟 | 车辆工程 | 电动汽车用高转矩E型分块定子永磁电机特性及优化 | 5月31日下午1:00 | 6号实验楼南楼3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1组 |
2 | 王文强 | 史立伟 | 车辆工程 | 电动汽车用组合磁极反凸极永磁电机特性与优化 | 5月31日下午1:00 | 6号实验楼南楼3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1组 |
3 | 化思展 | 张学义 | 车辆工程 | 氢燃料电池汽车用切向与双径向永磁合成磁场驱动系统研究 | 5月31日下午1:00 | 6号实验楼南楼3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1组 |
4 | 王伟 | 张学义 | 车辆工程 | 载货汽车用爪极电磁与内置钕铁硼永磁并联磁路发电系统研究 | 5月31日下午1:00 | 6号实验楼南楼3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1组 |
5 | 耿凯 | 张学义 | 车辆工程 | 电动汽车单径向与双径向交错磁极混合励磁驱动电机设计与特性分析 | 5月31日下午1:00 | 6号实验楼南楼3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1组 |
6 | 王德猛 | 张学义 | 车辆工程 | 电动车用永磁驱动电机电磁振动噪声分析与抑制方法研究 | 5月31日下午1:00 | 6号实验楼南楼3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1组 |
7 | 李永恒 | 刘瑞军 | 车辆工程 | 融合稳定性的智能车LQR路径跟踪控制策略研究 | 5月31日下午1:00 | 6号实验楼南楼3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1组 |
8 | 杨金龙 | 刘瑞军 | 车辆工程 | 新能源汽车电动空气泵充气规律及流场特性研究 | 5月31日下午1:00 | 6号实验楼南楼3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1组 |
9 | 陈高 | 刘从臻 | 车辆工程 | 胎面参数对轮胎抓地及滑水性能影响与优化设计 | 5月31日下午1:00 | 6号实验楼南楼3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1组 |
10 | 刘洪柱 | 刘从臻 | 车辆工程 | 多工况下轮胎滚动阻力与抓地性能协同提升研究 | 5月31日下午1:00 | 6号实验楼南楼3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1组 |
11 | 周富钱 | 尹红彬 | 车辆工程 | 基于碳化硅逆变器的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效率优化研究 | 5月31日下午1:00 | 6号实验楼南楼3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1组 |
12 | 张鹏 | 尹红彬 | 车辆工程 | 燃料电池空压机气体动压箔片轴承特性分析及优化 | 5月31日下午1:00 | 6号实验楼南楼3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1组 |
13 | 宋伟杰 | 尹红彬 | 车辆工程 | 燃料电池空压机气动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 | 5月31日下午1:00 | 6号实验楼南楼3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1组 |
14 | 许金鹏 | 侯恩广//李军伟 | 车辆工程 | 基于商用客车的AEB控制策略研究及系统设计 | 5月26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221 | 硕士答辩委员会2组 |
15 | 汪志莹 | 葛文庆/李军伟 | 车辆工程 | P2构型混合动力商用车预见性巡航系统研究 | 5月26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221 | 硕士答辩委员会2组 |
16 | 刘宝岩 | 张金磊/李军伟 | 车辆工程 | 基于SiC软开关逆变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研究 | 5月26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221 | 硕士答辩委员会2组 |
17 | 南洋 | 任传波 | 车辆工程 | 基于时滞反馈控制电动汽车的减振性能分析及其优化 | 5月26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221 | 硕士答辩委员会2组 |
18 | 王宗起 | 徐家川 | 车辆工程 | 基于吸能结构和灵敏度分析的某商用车驾驶室轻量化设计 | 5月26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221 | 硕士答辩委员会2组 |
19 | 崔雪敏 | 徐家川 | 车辆工程 | 方程式赛车解耦悬架设计 | 5月26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221 | 硕士答辩委员会2组 |
20 | 曹建虎 | 赵雷雷 | 车辆工程 | 驾驶室双气室空气耦联悬置系统的动态特性及控制研究 | 5月26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221 | 硕士答辩委员会2组 |
21 | 王靖业 | 于曰伟 | 车辆工程 | 考虑前车轨迹预测的自动驾驶汽车轨迹规划与跟踪控制研究 | 5月26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221 | 硕士答辩委员会2组 |
22 | 韩文祥 | 张金磊/邵金菊 | 车辆工程 | 人机共驾型智能车辆轨迹跟踪及其稳定性控制研究 | 5月26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221 | 硕士答辩委员会2组 |
23 | 吕娜 | 刚宪约 | 机械 | 面向复杂地面条件的机器人仿生足研究 | 5月26日上午9:30 | 6号实验楼南楼3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3组 |
24 | 宋延松 | 刚宪约 | 车辆工程 | 装载机工作机构优化软件研制与轻量化设计 | 5月26日上午9:30 | 6号实验楼南楼3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3组 |
25 | 翟胜国 | 焦学健 | 车辆工程 | 基于MPC的滑移转向车辆轨迹跟踪控制研究 | 5月26日上午9:30 | 6号实验楼南楼3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3组 |
26 | 韩承敏 | 苗立东 | 车辆工程 | 拖挂式房车差动制动控制系统研究 | 5月26日上午9:30 | 6号实验楼南楼3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3组 |
27 | 王新强 | 苗立东 | 车辆工程 | 基于模型车的拖挂式房车行驶稳定性研究 | 5月26日上午9:30 | 6号实验楼南楼3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3组 |
28 | 聂振祺 | 张帆 | 车辆工程 | 非道路多轴车辆的主动悬架控制方法研究 | 5月26日上午9:30 | 6号实验楼南楼3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3组 |
29 | 吴振华 | 张帆 | 车辆工程 | 驻车状态下多轴主动悬架的控制理论与实验研究 | 5月26日上午9:30 | 6号实验楼南楼3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3组 |
30 | 周磊 | 付宏勋 | 车辆工程 | 基于有限元联合仿真的轮胎等效模型与整车平顺性研究 | 5月26日上午9:30 | 6号实验楼南楼3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3组 |
31 | 陈凯 | 付宏勋 | 车辆工程 | 基于非充气轮胎的复合构型车辆轮-地相互作用特性研究 | 5月26日上午9:30 | 6号实验楼南楼3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3组 |
32 | 毕森宇 | 付宏勋 | 车辆工程 | 基于空气悬架的车载称重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5月26日上午9:30 | 6号实验楼南楼3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3组 |
33 | 张金焱 | 付宏勋 | 车辆工程 | 基于应变特征的智能轮胎关键状态参数估计 | 5月26日上午9:30 | 6号实验楼南楼3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3组 |
34 | 倪萌 | 张铁柱 | 车辆工程 | 车用动磁式直线集成电动空气泵设计及动态特性研究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221 | 硕士答辩委员会4组 |
35 | 武晓 | 张铁柱 | 车辆工程 | 车用集成式径向活塞电动空气泵设计与性能研究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221 | 硕士答辩委员会4组 |
36 | 韦翔普 | 高松 | 车辆工程 | 自动驾驶场景语义分割方法研究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221 | 硕士答辩委员会4组 |
37 | 杨金山 | 高松 | 车辆工程 | 智能车辆交互行为预测和换道行为决策方法研究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221 | 硕士答辩委员会4组 |
38 | 张猛 | 高松 | 车辆工程 | 三维激光点云小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研究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221 | 硕士答辩委员会4组 |
39 | 李德同 | 葛文庆 | 车辆工程 | 基于改进超螺旋滑模观测器的电磁直线执行器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221 | 硕士答辩委员会4组 |
40 | 李晓晨 | 李波 | 机械 | 考虑交通路网信息的电动汽车运行策略研究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221 | 硕士答辩委员会4组 |
41 | 张玉学 | 李波 | 机械 | 船用双燃料发动机运行模式设计与性能分析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221 | 硕士答辩委员会4组 |
42 | 王振威 | 孙宾宾 | 车辆工程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低温冷启动结冰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221 | 硕士答辩委员会4组 |
43 | 党睿 | 孙宾宾 | 机械 | 基于阴极浓差控制的燃料电池低温冷启动研究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221 | 硕士答辩委员会4组 |
44 | 李维冲 | 孙宾宾 | 车辆工程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221 | 硕士答辩委员会4组 |
45 | 于鹏 | 谭草 | 车辆工程 | 直驱泵阀协同式线控制动单元的设计与压力控制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221 | 硕士答辩委员会4组 |
46 | 孙兆岳 | 谭草 | 车辆工程 | 泵控直驱式电液线控制动单元的设计与控制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221 | 硕士答辩委员会4组 |
47 | 曹帅康 | 刘灿昌 | 车辆工程 | 磁悬浮列车车桥耦合振动控制研究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221 | 硕士答辩委员会4组 |
48 | 何肖军 | 杨坤 | 车辆工程 | 基于分布式线控转向的轮毂电机电动车稳定性控制研究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303 | 硕士答辩委员会5组 |
49 | 王中伟 | 杨坤 | 车辆工程 | 太阳能电动客车多能量源状态估计及能量管理策略优化研究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303 | 硕士答辩委员会5组 |
50 | 陈立智 | 杨坤 | 车辆工程 | 全电驱动-制动电动车差动助力转向与横向稳定性协调控制研究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303 | 硕士答辩委员会5组 |
51 | 黄壮壮 | 杨坤 | 车辆工程 | 基于EBS的新能源商用车复合制动控制研究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303 | 硕士答辩委员会5组 |
52 | 陆子鹏 | 姜宁/李迪 | 车辆工程 | 先进高强双相钢板料局部温成形回弹仿真方法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303 | 硕士答辩委员会5组 |
53 | 崔鸿涧 | 李迪 | 车辆工程 | 先进高强双相钢板料局部温成形破裂失效仿真方法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303 | 硕士答辩委员会5组 |
54 | 牟向理 | 石沛林 | 车辆工程 | 无人驾驶汽车自主换道轨迹规划与跟踪控制研究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303 | 硕士答辩委员会5组 |
55 | 邱芳 | 谭迪 | 车辆工程 | 多场载荷作用下轮毂电机疲劳寿命研究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303 | 硕士答辩委员会5组 |
56 | 高智琦 | 谭迪 | 车辆工程 | 轮毂电机轴承疲劳特性分析及寿命预测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303 | 硕士答辩委员会5组 |
57 | 文亚鑫 | 谭迪 | 车辆工程 | 分布式电动汽车制动系统故障下的制动稳定性控制研究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303 | 硕士答辩委员会5组 |
58 | 曹鸿勋 | 谭迪 | 车辆工程 | 危险场景下智能轮毂驱动车辆决策与控制研究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303 | 硕士答辩委员会5组 |
59 | 孙统 | 马超 | 车辆工程 |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驾驶PHEV节能控制策略研究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303 | 硕士答辩委员会5组 |
60 | 陈建辉 | 马超 | 车辆工程 | 基于车联网信息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自适应控制策略研究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303 | 硕士答辩委员会5组 |
61 | 王明道 | 姜宁 | 车辆工程 | 模压工艺参数对黄麻/PL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月25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303 | 硕士答辩委员会5组 |
62 | 梁延斌 | 邵明玉 | 车辆工程 | 基于压电效应的油箱晃动能量收集系统研究 | 5月31日下午2:0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348 | 硕士答辩委员会6组 |
63 | 刘晨 | 李磊 | 车辆工程 | 分布式静电驱动MEMS谐振加速度计的设计与检测性能 | 5月31日下午2:0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348 | 硕士答辩委员会6组 |
64 | 牟春凯 | 周继磊 | 机械 | 基于虚场法的车身材料本构参数反演 | 5月31日下午2:0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348 | 硕士答辩委员会6组 |
65 | 聂国才 | 张忠伟 | 车辆工程 | 数据匮乏工况下轴承故障诊断模型泛化能力增强方法研究 | 5月31日下午2:0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348 | 硕士答辩委员会6组 |
66 | 王发光 | 李磊 | 车辆工程 | 基于模态耦合原理的谐振式压力传感器设计与检测性能研究 | 5月31日下午2:0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348 | 硕士答辩委员会6组 |
67 | 吴斌 | 李伟伟 | 车辆工程 | 新型多胞薄壁结构的耐撞性研究及优化 | 5月31日下午2:0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348 | 硕士答辩委员会6组 |
68 | 徐孟乔 | 代祥俊 | 机械 | 镜面辅助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及其在管状结构变形测量中的应用 | 5月31日下午2:0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348 | 硕士答辩委员会6组 |
69 | 丁少鸿 | 徐艺 | 交通运输工程 | 基于车路协同的障碍物检测避障方法研究 | 6月1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4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7组 |
70 | 李娇娇 | 郭栋 | 交通运输工程 | 基于需求响应的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光电消纳研究 | 6月1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4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7组 |
71 | 贾硕 | 林士飏 | 交通运输 | 智能网联汽车窄路车流量预测及自适应协同通行策略研究 | 6月1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4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7组 |
72 | 刘瑞媛 | 郭栋 | 交通运输 | 基于多源数据的高分辨率移动源排放主动监管方法研究 | 6月1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4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7组 |
73 | 孙滕 | 徐艺 | 交通运输 | 基于越野环境路面检测的路径规划研究 | 6月1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4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7组 |
74 | 田瑛 | 周英超 | 交通运输 | 纯电动汽车电磁离心驱动变速系统结构优化与控制方法研究 | 6月1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4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7组 |
75 | 杨苗会 | 林士飏 | 交通运输 | 5G NR-V2X车联网拥塞环境的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研究 | 6月1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4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7组 |
76 | 于金欣 | 徐艺 | 交通运输 | 基于单目视觉的机场牵引车辆对接方法研究 | 6月1日上午8:30 | 6号实验楼南楼401 | 硕士答辩委员会7组 |
77 | 赵鹏升 | 孙锋 | 交通运输 | 基于低渗透率轨迹数据的交叉口运行指标估计方法 | 6月2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465 | 硕士答辩委员会8组 |
78 | 任月玲 | 孙锋 | 交通运输 | 基于运行状态反馈的城市干线自适应信号优化方法 | 6月2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465 | 硕士答辩委员会8组 |
79 | 王晓庆 | 孙锋 | 交通运输工程 | 基于电警数据的交叉口分流向交通需求预测及自适应配时优化方法 | 6月2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465 | 硕士答辩委员会8组 |
80 | 刘安霖 | 郭永青 | 交通运输 | 考虑驾驶情感与风格的跟驰和换道行为分析研究 | 6月2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465 | 硕士答辩委员会8组 |
81 | 张坤梅 | 郭永青 | 交通运输 | 基于多模态生理信号的驾驶员换道行为预测 | 6月2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465 | 硕士答辩委员会8组 |
82 | 王恺丽 | 张敬磊 | 交通运输 | 跟驰状态下认知分心驾驶行为识别方法 | 6月2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465 | 硕士答辩委员会8组 |
83 | 刘本兴 | 张敬磊 | 交通运输 | 基于车牌识别数据的交通波重构及干线防拥堵协调控制研究 | 6月2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465 | 硕士答辩委员会8组 |
84 | 李明星 | 赵金宝 | 交通运输工程 | TOD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土地利用评价及优化研究 | 6月2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465 | 硕士答辩委员会8组 |
85 | 姜嘉伟 | 赵金宝 | 交通运输 | 基于AFC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分类及短时客流预测方法研究 | 6月2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465 | 硕士答辩委员会8组 |
86 | 刘文静 | 赵金宝 | 交通运输 | 轨道交通站域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出行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6月2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465 | 硕士答辩委员会8组 |
87 | 朱燕华 | 宇仁德 | 交通运输 | 二轮电动车行驶方向变化特征及辨识的研究 | 6月2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451 | 硕士答辩委员会9组 |
88 | 崔淑艳 | 宇仁德 | 交通运输 | 基于无人机数据采集的交通状态识别方法研究 | 6月2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451 | 硕士答辩委员会9组 |
89 | 周昕 | 李庆印 | 交通运输 | 单车与多车交通事故时间不稳定性及异质性分析 | 6月2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451 | 硕士答辩委员会9组 |
90 | 罗顺财 | 李庆印 | 交通运输 | 基于图注意力与Autoformer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研究 | 6月2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451 | 硕士答辩委员会9组 |
91 | 王雅萍 | 魏福禄 | 交通运输工程 | 不同类型农村公路的单方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 6月2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451 | 硕士答辩委员会9组 |
92 | 董丹平 | 魏福禄 | 交通运输 | 考虑时空不稳定性的货车事故伤害严重程度分析 | 6月2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451 | 硕士答辩委员会9组 |
93 | 韩雨欣 | 魏福禄 | 交通运输 | 考虑雨雾天气影响的电动二轮车事故严重程度分析与预测 | 6月2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451 | 硕士答辩委员会9组 |
94 | 郑文剑 | 魏福禄 | 交通运输 | 二轮摩托车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的季节差异性分析 | 6月2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451 | 硕士答辩委员会9组 |
95 | 杨作林 | 商强 | 交通运输 | 车联网环境下高速公路匝道入口合流控制研究 | 6月2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451 | 硕士答辩委员会9组 |
96 | 付丙旭 | 商强 | 交通运输 | 智能网联汽车对道路通行能力影响分析与专用车道优化设置 | 6月2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451 | 硕士答辩委员会9组 |
97 | 陈升旺 | 贾致荣 | 交通运输 | 赤泥基轻质泡沫土工程特性研究 | 6月1日上午8:00 | 12号教学楼340 | 硕士答辩委员会10组 |
98 | 李一林 | 贾致荣 | 交通运输 | 纤维增强AAM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研究 | 6月1日上午8:00 | 12号教学楼340 | 硕士答辩委员会10组 |
99 | 李沛青 | 贾致荣 | 交通运输 | 冻融与碳化作用下AAM稳定碎石疲劳劣化行为研究 | 6月1日上午8:00 | 12号教学楼340 | 硕士答辩委员会10组 |
100 | 李帅君 | 贾致荣 | 交通运输 | 纤维增强碱激发再生混凝土路缘石抗冻性能研究 | 6月1日上午8:00 | 12号教学楼340 | 硕士答辩委员会10组 |
101 | 胡涛 | 贾致荣 | 交通运输 | 基于不同轨道结构的青岛地铁减振效果研究 | 6月1日上午8:00 | 12号教学楼340 | 硕士答辩委员会10组 |
102 | 齐承鲁 | 郑斌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椭球形密集固体颗粒流外掠换热管的传热特性研究 | 5月31日下午2:00 | 12号教学楼211 | 硕士答辩委员会11组 |
103 | 王保力 | 孟建 | 机械 | 航空煤油发动机活塞内冷油腔振荡冷却及流固耦合分析 | 5月31日下午2:00 | 12号教学楼211 | 硕士答辩委员会11组 |
104 | 董袁进 | 郑斌 | 车辆工程 | 复合相变隔热层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蔓延的抑制特性研究 | 5月31日下午2:00 | 12号教学楼211 | 硕士答辩委员会11组 |
105 | 孟繁衍 | 孟建 | 机械 | 燃烧室形状和喷油策略对正丁醇/柴油发动机燃烧排放特性影响研究 | 5月31日下午2:00 | 12号教学楼211 | 硕士答辩委员会11组 |
106 | 王明超 | 郑斌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二元粒径密集颗粒绕流换热管的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 | 5月31日下午2:00 | 12号教学楼211 | 硕士答辩委员会11组 |
107 | 赵沛东 | 孙鹏 | 机械 | 低气压条件下风冷翅片管换热特性模拟研究 | 5月31日下午2:00 | 12号教学楼211 | 硕士答辩委员会11组 |
108 | 李英猛 | 刘永启 | 车辆工程 | 喷射策略对柴油/甲醇双燃料船用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研究 | 5月29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548 | 硕士答辩委员会12组 |
109 | 朱海超 | 王延遐 | 机械 | 船用柴油机喷油器多维喷射参数对雾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 5月29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548 | 硕士答辩委员会12组 |
110 | 赵文涛 | 何芳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生物质稳态阴燃及准稳态阴燃特性研究 | 5月29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548 | 硕士答辩委员会12组 |
111 | 孙顺 | 毛明明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超低热值气体旋转逆流燃烧稳定性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 5月29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548 | 硕士答辩委员会12组 |
112 | 张艳 | 杨彬彬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约束活塞直线发电系统集成仿真及性能优化 | 5月29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548 | 硕士答辩委员会12组 |
113 | 张耀文 | 王云飞 | 机械 | 液环泵内气液两相流动特性及流动控制机理研究 | 5月29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548 | 硕士答辩委员会12组 |
114 | 赵旭 | 王云飞 | 机械 | DBD等离子体激励对尾迹扫掠条件下低压涡轮流场的控制机理研究 | 5月29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548 | 硕士答辩委员会12组 |
115 | 包阳 | 齐晓霓 | 车辆工程 |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线控转向系统主动容错控制策略研究 | 5月29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555 | 硕士答辩委员会13组 |
116 | 姜珊 | 屈晓航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变速运动对相变单元储热性能影响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 5月29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555 | 硕士答辩委员会13组 |
117 | 何梦遥 | 王有镗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土壤蓄热过程热湿迁移及传热特性研究 | 5月29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555 | 硕士答辩委员会13组 |
118 | 朱伟豪 | 王有镗 | 车辆工程 | 相变蓄能辅助的燃料电池客车热管理系统能效特性研究 | 5月29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555 | 硕士答辩委员会13组 |
119 | 田廷鲁 | 马晓钟 | 车辆工程 | 基于相变材料与热泵技术的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研究 | 5月29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555 | 硕士答辩委员会13组 |
120 | 王超 | 马晓钟 | 车辆工程 | 复合相变材料与液冷结合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热管理研究 | 5月29日上午8:30 | 机械交通实验楼北楼555 | 硕士答辩委员会13组 |
121 | 徐浩力 | 葛文庆 | 车辆工程 | 基于多源扰动观测的直驱式永磁直线电机控制技术 | 6月1日上午8:30 | 12号教学楼211 | 硕士答辩委员会14组 |
122 | 柏鑫 | 鲁力群 | 交通运输工程 | 车辆悬架用一体化滑片式电动空气泵优化设计与动态特性分析 | 6月1日上午8:30 | 12号教学楼211 | 硕士答辩委员会14组 |
123 | 徐月娟 | 赵金宝 | 交通运输工程 | 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地铁站点客流分布及影响因素时空异质性研究 | 6月1日上午8:30 | 12号教学楼211 | 硕士答辩委员会14组 |
124 | 汪灿 | 刘灿昌 | 机械 | 车用储能飞轮磁悬浮轴承的振动控制研究 | 6月1日上午8:30 | 12号教学楼211 | 硕士答辩委员会14组 |
125 | 闫祥 | 张文刚 | 交通运输 | 直投式温拌-阻燃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6月1日上午8:30 | 12号教学楼211 | 硕士答辩委员会14组 |
126 | 邵小志 | 周英超 | 交通运输 | 电池管理系统硬件在环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 6月1日上午8:30 | 12号教学楼211 | 硕士答辩委员会14组 |